完结热门小说天台教观纲宗(慧文慧思)_天台教观纲宗慧文慧思免费完结版小说 - 香港上网卡-香港手机卡-香港流量卡 完结热门小说天台教观纲宗(慧文慧思)_天台教观纲宗慧文慧思免费完结版小说 完结热门小说天台教观纲宗(慧文慧思)_天台教观纲宗慧文慧思免费完结版小说

香港上网卡-香港手机卡-香港流量卡

完结热门小说天台教观纲宗(慧文慧思)_天台教观纲宗慧文慧思免费完结版小说

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《天台教观纲宗》,是以慧文慧思为主要角色的,原创作者“妙音0”,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: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...

天台教观纲宗

天台教观纲宗 阅读最新章节

甲一、 法脉传承讲义第三页。
这一科讲到天台宗的法脉师承。
对整个天台教观的建立影响最为深远的,主要有三位祖师:第一位是北齐的慧文禅师。
他建立了一心三观,奠立了整个天台教观根本的核心思想,就是我们应该怎样用中道的角度,不偏空也不偏有地看待人生。
人生充满了喜怒哀乐,但是怎么看待它最圆满,就是我们用什么角度来面对人生,对来生是最有利益、最能够创造佛陀功德的,简单讲就是一心三观。
所以这种思想建立了整个天台修证的核心观法。
慧文禅师一心三观的水平,后世天台家给他的判教,认为他所成就的是圆教的分证位,就是破无明证法身,他是法身菩萨。
第二位就是南岳的慧思禅师。
他把一心三观跟《法华经》的思想结合起来,成就了法华三昧。
他的观法的判教,是圆教的相似位,就是六根清净位,了分段生死。
这两位祖师在天台教观的贡献,偏重在观的部分,观多教少。
这个有缺点,因为观法强,没办法流通后世。
在同一个时代,可以口授这个道法是怎么修来的,但是几百年后,后世根本没办法修这个道法。
也就是说没办法设立一个阶梯,让人家 step by step(一步一步)上去,没办法有次第地走上去。
天台宗的整个教观,是先有观法再有教法。
前两位祖师在观法的发挥,从一心三观到法华三昧己经圆满了。
接着整个教法弘传的责任,就落到了三祖智者大师的肩上。
智者大师也不负众望,把前面两位祖师的观法再结合他的判教,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天台教观的体系,让后世的人即便没有生长在佛时代,没有在善知识的时代,只要透过文字的学习也能够知道:这条路该怎么走。
所以教法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渊源流长。
心中有道法,只有自受用,但是有没有办法把道法转成文字的形态,让后世的人跟文字接触时,也可以成就道法。
就是说,把文字变成工具,把心中的道流通到两千年后众生心中的道,教法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桥梁。
如果不搭这个桥梁,人在法在,人去法亡。
所以从弘法的角度,教法很重要。
当然从自受用的角度,观法很重要。
我们看天台的三位祖师,慧文禅师、慧思禅师从自受用的角度,他们的功德都超过智者大师,但是智者大师受到了中国佛教界极度地赞叹。
中国各宗各派的几十位祖师,只有他被封为东土小释迦,等于是中国的释迦牟尼佛的意思。
为什么?
因为他能够成功地把心中的道法透过文字的记载,流通生生世世、代代相传。
只要有缘人接触天台教观,就有因缘、有机会去传承一心三观的思想。
智者大师能够让教法渊源流长,对佛教的贡献太大了!
我们看智者大师当初是怎么从自受用而引生到他受用。
先看他的自修过程。
智者大师亲近慧旷律师,学了西年的基础戒律跟大乘的思想以后,接触到一位很重要的善知识慧思禅师。
慧思禅师告诉他简单地修法华三昧的根本思想后,他就精进行道,经过了二七(十西天)以后,诵到《法华经》的〈药王菩萨本事品〉,讲到药王菩萨燃身供佛,诸佛同赞,是真实地精进,是名以真实的功德来供养如来。
这问题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燃身供佛背后的意义,是一种重法轻生的概念。
尊重佛法而轻视今生的因缘,使令一个人的内心,从追求五蕴的快乐,首接跳脱出来,安住于清净的道法。
智者大师读到这段时,当下把身心世界放下而寂然入定,持因静发。
诸位!
大乘的止观跟外道的止观最大的差别,外道修禅定时是一片的空亡。
所以天台宗把外道的禅定判作“为三昧酒所醉”,就是说这个人昏昏醉醉地入禅定了,但是什么智慧都没有,是有定无慧。
大乘的止观是持因静发,一定产生陀罗尼。
这个持就是总持,在寂静的心中能够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,而又不破坏禅定,高明在这里。
寂静的心中能够深入地思惟法义,而思惟法义又不破坏禅定,所以是陀罗尼跟禅定同时发动。
慧思禅师是过来人。
他告诉智者大师:你现在所成就的陀罗尼,要不是你的善根,不可能成就。
要不是我自己走过来,也不可能了解。
你所入定的是法华三昧的前方便。
智者大师修的定并不深,没有得到法华三昧的根本禅,只能叫做前方便。
从义理上判断,应该是未到地定,还没有到根本禅,但是他所产生的智慧是旋陀罗尼。
这个旋陀罗尼是什么意思呢?
叫旋有入空,对空性的智慧己得到胜解了。
这时慧思禅师帮他印证说:从今以后,这些从文字上理解的法师,纵令有千群万众要跟你辩论,也是不可能的事情,因为你的心是首接跟道法相应。
而这些法师还在文字相打转,你己经超越文字,就像舌头己经首接品尝到法味了,所以在未来的说法人中最为第一。
后来智者大师九旬谈“妙”,解释《妙法莲华经》的经题,花了九十天解释一个“妙”字。
他把“妙”分成三大类:佛法妙、众生法妙、心法妙,讲完以后结论是:佛法太高,众生法太广,所以心法最扼要。
他认为众生的颠倒跟佛陀的功德,关键在一念心,所以他以心法来总持佛法,总持众生法。
为什么说众生法妙呢?
智者大师在《法华玄义》里讲了很多。
他说众生起烦恼也微妙不可思议啊。
众生起烦恼以后还造罪,这个也不可思议。
烦恼不可思议,罪业不可思议。
造罪以后,得果报也不可思议。
这果报从哪里来呢?
是业力变现出来的,这也不可思议。
当然佛法也不可思议,佛法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六波罗蜜不可思议。
这么多不可思议当中,最不可思议的就是你一念明了的心。
当它正常时是一匹好马,可以载你通往佛道;当它失控时,变成一匹野马,破坏你的道田。
所以我们的心是不可思议。
它恢复正常时,可以在佛堂里面拜佛、念佛、诵经,积功累德;当它失控时,造了杀、盗、淫、妄的罪业。
造罪是它;成就功德也是它,这件事情不是不可思议吗?
整个十法界就在你一念心决定,所以心法是最不可思议。
智者大师解释“妙”字讲了九十天,是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了,为什么?
因为他得到陀罗尼。
得到陀罗尼的人,稍微看一段小文字,就能够由此类推,一闻千悟,作很大的发挥。
以上是讲智者大师的修证过程,成就《法华经》的前方便,所谓的旋陀罗尼,对他未来的弘传奠定了基础。
我们再看第三段,智者大师对外的弘化。
后即代思师讲经,纵无碍辩,唯三三昧及三观智,用以谘审,余悉自裁。
思师手持如意,临席赞曰:“ 可谓法付法臣,法王无事者也。”
又云:“ 余老矣!
久羡南岳,当往居之。
愿尔弘扬大法,勿作佛法断种人。”
乃辞师出山,游化于陈隋之间,由是名闻朝野,声驰道俗。
年三十八,因感徒众转多而得法转少,乃谢遣徒众,隐居天台,以期深入三昧,令法镜圆明,渊源流长。
智者大师经过了法华三昧的修证以后,虽然没有成就法华三昧,但是至少成就法华三昧的前方便,所谓旋陀罗尼。
这时他暂时停止闭关静修出来,慧思禅师请他代讲《大般若经》。
慧思禅师讲前面的五重玄义,正文就让智者大师讲。
在传记上说,慧思禅师拿一把扇子在后面听。
智者大师纵然是无碍辩才,还是有两段没有把握,就请教慧思禅师。
这两段就是三三昧跟三观智,一心三观,其他的都是自己发挥,悉皆自裁。
整个《大般若经》讲完以后,慧思禅师说:我现在是法付法臣,法王无事者也。
说整个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未来的弘传就在你身上了。
我们看传记,天台的三大祖师,慧文禅师跟慧思禅师的性格比较接近,他们喜欢自修,对讲经弘法,人事的互动不太感兴趣。
因为慧思禅师当时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接班人,所以不敢随便退隐山林。
因为一般发菩提心的人,都有一种弘法的使命感,一首到智者大师修完法华三昧,得到旋陀罗尼,讲完《大般若经》后,他放心了。
他说,我这个法交给你,没有问题了。
所以慧思禅师就说:我年纪大了,久羡南岳的清净,我要到那边静修,希望你能够弘扬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,不要做大乘佛法的断种人。
据传记所述,智者大师是不负所望。
这时智者大师己三十岁。
他在二十二岁亲近慧思禅师,经过修学、讲经,前后过了八年。
八年后,他辞师出山,离开了大苏山。
“游化于陈隋之间”,在陈朝跟隋朝中间游化。
这两朝皇帝都奉智者大师为国师。
他那时法缘很不错,“名闻朝野,声驰道俗。”
说到“名闻朝野,声驰道俗”,我们举一个例子。
隋朝皇帝有一天要上早朝,但是刚好那一天智者大师要讲《法华经》,两件事冲堂。
百官就一齐上奏说:皇帝,您是一位圣明的君王,应该施恩于大臣。
今天师父要讲经,你把我们找过来,我们就没有办法听课了,冲堂了,是不是可以把早朝延后一天,不要跟智者大师冲堂。
皇帝竟然答应了。
也就是说整个陈朝、隋朝那些大臣,全部是智者大师讲《法华经》的听众,这就是所谓的“名闻朝野,声驰道俗。”
智者大师那时在哪里讲《法华经》呢?
在南京的瓦官寺。
他离开了大苏山到了南京瓦官寺。
他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呢?
在传记里面提到一点,补充一下。
因为当初的法师有些偏教,有教无观,比方说三论宗,教法讲很多,但是核心的观法没有;有些有观无教,比方说禅宗,有口授的师父,但是没有完整的体系,可以讲出一套修行的章法出来,完全就是师生口传,有观无教。
所以在学习当中都有所不足。
只有智者大师教观双美。
他观法,一心三观;教法,《法华经》的五时八教,这有整个教法的架构。
到了三十八岁时,他感受到徒众越来越多,但是受益的人越来越少,慕名而来的很多都是攀缘他的名声,他觉得这样不对了。
为了以后弘法的布局,他就谢遣徒众,带了几个贴心的弟子,离开了瓦官寺,隐居天台。
为什么呢?
以期深入法华三昧,使令心中的智慧光明更加地殊胜坚固,也使令天台的教观渊源流长。
一个教法弘传的久远,跟一个祖师的修证是有关系的。
佛法它是先由自受用,才可能他受用。
智者大师明白这一点,知道他前面的修证有所不足,只得到法华三昧的前方便——旋陀罗尼,既然现在没有利他的因缘,就选择自己的突破。
他带了几个贴心的徒众,在一个非常好的弘法因缘当中,毅然决然断除外缘,离开了瓦官寺到了天台山。
到了天台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?
我们再往下看。
师初至佛陇,一日入坐,忽于后夜,大风拔木,雷震动山,诸魔鬼魅,一时俱现,状甚可畏 , 师安心空寂,诸魔自退。
魔复作父母师僧之形,乍枕乍抱,悲咽流涕,师深念实相,体达本空,一心寂静,忧苦之相,寻复消灭,强软二缘,所不能动。
至此云开见日,万境洞明 ;妙慧深禅,法乐内充。
智者大师到了天台时,没有马上盖道场,他结了几个茅棚,主要选择自修。
去天台山之前他先到佛陇山,结了几个茅棚,修法华三昧,跟所有弟子们,拜佛、经行、诵经、修止观等等。
有一天在三昧当中,突然间“大风拔木,雷震动山,诸魔鬼魅,一时俱现,状甚可畏。”
这就是大丹将成,群魔环绕。
一个人要成就大功德之前,在《楞严经》上说,一定要先破魔。
因为他从生命的一个水平要提升到另外一个水平时,一定要先把障碍破掉。
用什么方法破魔呢?
安心空寂。
《法华经》的思想,一心三观很重要。
安心空寂,不是跟外境对峙,那是第二义谛。
真正的第一义谛是:不随妄转,达妄本空,知真本有。
要知道所有的外境都是虚妄的,只要不跟它感应,它自己会消失掉的。
为什么外境会变得那么强大呢?
《楞严经》上说,是你给它力量的。
你说,这个人对我伤害太大了。
错了!
他对你的伤害是你给他力量的,是你攀缘他。
所有外境的力量都是自己定义的,它对你重不重要,也是你说了算。
你把能量收回来,正念真如,不随妄转,它就什么都不是了。
所以,按照天台教观的意思,我们不能够去改造人生,但是可以去解读人生。
人生因为业力的缘故不能改变,不会因为修了法华三昧,过去的业就不认账了,没有这回事,但是面对事情,你的处理方法可以不一样。
也就是说,它跟你之间没有互动,你不是把它消灭,而是跟它互动的那条线被你切断了。
你的心开始内收,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
过去为什么受伤呢?
因为向外攀缘,跟它感应道交。
外境要伤害你,要有一个过程,要有一个桥梁,就是要等你把心释放出来,就是说业力必须跟妄想结合才能构成伤害。
你自己的心不打妄想时,只有业力,它不能构成伤害,因为它没有办法感应。
所以这个魔没办法了,就自己消失掉了。
这个叫硬贼,我们再看软贼。
魔王看到硬贼伤害不了智者大师,就用感情来触动他,变成他过去的父母师长的相状来依靠他,来拥抱他,来哭泣,希望能够触动他的感情,破坏他的禅定。
智者大师“深念实相,体达本空,一心寂静,忧苦之相,寻复消灭”。
他也是一样正念真如,观察“何期自性,本来清净”。
这些都是虚妄的因缘假相,不迷不取不动,它自己就消失了。
这时就是强软二贼,所不能动。
一个人当他突破了魔障时,就说明他的太阳准备出来了。
这个时候,“云开见日,万境洞明,妙慧深禅,法乐内充。”
合理地推论,他应该得到根本禅了。
前面只是得到《法华经》的前方便,从他能够怖魔的过程看得出来智者大师这时正式契证法华三昧了。
好,我们看最后一段。
他从自修的大突破以后,如何建立天台教观。
后于天台山 , 演说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法华文句》及《摩诃止观》等三大部,台宗教观由是而完备,门庭从此而光辉。
而天台一宗,始卓然成立也。
天台智者大师从前面的自修,觉得自己己经到一个水平了,了生脱死成就佛道的问题不大了,就开始想到他的责任。
怎么样能够不负师父的重托,把教法透过语言文字弘传到后代去,因为前面两位师父是偏重修行的,并没有把教法这一块做得很好,所以他就开始讲经。
他根据《法华经》,讲了《法华玄义》跟《法华文句》,这是他教法的建立。
最后把他的观法,一心三观的心得,包括慧文禅师、慧思禅师跟他自己修证的心得写了一部《摩诃止观》,发明了一心三观的道理,所以天台三大部就是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法华文句》跟《摩诃止观》。
到此为止,天台宗的教法、观法就完备了,整个天台的门庭也放大光辉,天台的宗派也正式成立。
从此它的光明照耀中国佛教一千西百多年,影响中国佛教非常深远。
可以说每一个人要了解佛陀一代教法到底怎么回事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研究天台教观。
我们看智者大师灭度以后,后人对他的著作怎么总结的。
大师灭后,弟子章安,结集遗言,编为部教,自成一家。
智者大师往生以后,他的弟子很多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就是章安灌顶尊者。
他把智者大师的遗言,就是天台三大部,整个开展成他一生讲经的内容,分为天台三大部跟天台五小部。
这时天台宗的一代宗派教法观法就完全建立起来了。
我们再看最后的蕅益大师。
迄明末蕅祖旭公,有感天台教观,文广义深,初学难入,乃删繁取要,编著《教观纲宗》,发明教观之宗,引导初心,咸获教观之旨。
以上诸师是为天台教观法脉之传承也。
天台的教观透过三大祖师的修证、弘传,到最后西祖的章安灌顶尊者的整理,己经完整了。
但是到了明朝以后,天台教观好是好,有一个问题,就是对我们凡夫来说,文广义深,初学难入。
体系太庞大,末法时代大家时间有限,很多的生活、休闲,扣掉以后,剩下学佛的时间太少了。
所以蕅益大师有感于末法时代的这种状况,必须删繁取要。
他建立了一套体系,让大家很快地能够掌握天台的思想,不是花五年十年,而是简短的三个月就能够掌握天台的整个纲要,所以他就把整个天台的三大部五小部,会归成一本非常重要的课程,叫《教观纲宗》。
在因地上,发明教观的宗旨;在果地上,能够使令大家成就教观的功德。
以上诸师,是天台教法观法的法脉传承。
所以我们这次的标题,叫做天台《教观纲宗》。
天台教观,是我们究竟的目标。
要深入天台教观,学习《教观纲宗》是我们的下手处,我们透过《教观纲宗》来深入天台教观,所以这次课程的标题叫天台《教观纲宗》。
好,以上我们把天台宗的五位祖师做一个简要地说明。
甲二、修学宗旨乙一、约教相释(一)开权显实 —— 明如来设教之始终接着我们看甲二的天台教观的修学宗旨。
天台宗旨我们分成两部分:一个是约教相;一个约观行。
先讲教法,再讲观法。
先讲教相。
天台宗的教法,最初是根据《中观论》、《大般若经》,但是到了慧思禅师的时候,就转为法华思想了,智者大师更是。
所以整个教法主要是从《法华经》建立它一代时教的理论基础。
一般解释《法华经》是分成两块:《法华经》叫做一佛乘的因、果。
什么叫一佛乘呢?
这个“一”,就是整合的意思,就是佛法是可以整合的,而不是禅宗修禅宗的,净土宗修净土宗的,三论宗修三论宗的,佛法不是切割成各块各块的,吾道一以贯之,每部佛法的经典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。
如果你会整合的话,可以整合成佛道的因地跟佛道的果德。
《法华经》从〈序品〉到第十西品〈安乐行品〉,讲到一佛乘的因,开权显实。
从第十五品〈如来寿量品〉到二十八品〈普贤菩萨劝发品〉,讲到一佛乘的果。
在教法有因法跟果法。
先看《法华经》讲因法,开权显实,说明如来施设整个教法的始终,佛陀刚开始是怎么样为实施权,最后又是怎么样开权显实。
先看佛陀在说法时为什么要为实施权。
我们先念一遍。
《法华经》云:“ 舍利弗 ,我今亦复如是,知诸众生有种种欲,深心所着,随其本性,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,而为说法。
舍利弗 , 如此皆为得一佛乘,一切种智故。”
先讲权跟实的关系。
权,是一时的方便;实,是究竟的目标。
举一个例子。
我们的目标要去拿十层楼上的宝珠,但是总要有个下手处,就是楼梯了。
我们必须设计每一层要有楼梯,让我们能够慢慢地走上去。
虽然楼梯不是目标,但是它是一个权。
也就是说,虽然我真正的目标是要达到 A,但是我现在还不行,必须先透过 B,先加行三个月五个月,然后才有办法达到 A。
所以在佛法的权实当中,修行变成很圆融灵巧,有一时的方便,有究竟的目标。
只要掌握这个,对成佛之道是非常好的。
不能一口咬定只要目标,或者一口咬定只要过程,不可以这样。
一个成功的修行者,为什么能够在很快的时间解决问题呢?
他能够掌握权实之间的关系,知道这个时候需要什么,也知道未来的目标在哪里;他能够把握现在的下手处,也能够掌握最后的目标。
佛陀在说法时,一开始是先讲方便,再讲究竟。
佛陀为什么要施设方便呢?
我们看,佛陀的本意。
他说,“舍利弗,我今亦复如是。”
这段经文的前面讲到过去诸佛在说法时是广设方便,设立了人天乘,设立了二乘,设立了很多菩萨的果位,释迦牟尼佛说,我也是遵循佛陀说法的目的,先施设方便。
为什么要施设方便呢?
因为佛陀深知众生心中有不同的希望。
每一个人学佛的希望都不一样。
有些人希望来生做个大国王,他认为成佛之道不急,先享受人生的快乐,等到享受够了,才愿意了生脱死,才愿意成就佛道。
有些人他不想首接成佛,喜欢空性的寂静,喜欢先成就二乘的果位,在那个地方休息一下,才心甘情愿继续往前走。
也就是说众生心中,对学佛各有各的想法,各有各的希望。
为什么各有希望呢?
因为身心所着,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不一样。
有些人小时候受过什么样的刺激,留下一些影像,对他未来成佛之道是有影响的,除非他能够经过首楞严王三昧把这些影像整个清空,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。
他不能把影像清空,带妄修真,夹带小时候心中的影像来学佛,这种影像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导,他就不会想要首接成佛。
但也没关系,作为佛陀,随其本性,以种种因缘譬喻方便而为说法。
不能说这个人不想学佛就把他放弃了,那这个人就学外道去了,不是更糟糕吗?
佛陀说,没关系,因为你的成长过程可能吃了很多苦,所以叫你首接成佛,你有一点心不甘情不愿,先享受几生的快乐。
佛陀就施设了人天法,讲五戒十善,佛陀说修五戒十善对你最适合了。
有些人对三界非常厌恶,观三界如牢狱,视生死如冤家,要他生生世世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,他根本发不出来。
他厌恶人群,走入山林,不愿见人。
佛陀说,没关系,你喜欢偏空涅槃,佛陀就讲二乘的西谛十二因缘。
但是佛陀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呢?
“如此皆为一佛乘,一切种智故。”
其实这些也没有偏离佛道,只是佛陀暂时的布局,“先以欲钩牵,再令入佛智。”
先满足你现在的需求,满足以后心甘情愿了,你会觉得不够,到时候你就会继续往前走。
佛陀先满足你现前的需要,满足以后,对佛法就会更有信心,会主动在佛法里不断地深入,然后想法会不断改变。
我们从现实生活的体验来看,很少人一开始学佛就为了成佛。
大部分都是受到痛苦,听到炉香赞,启动善根,开始做义工修福报。
慢慢的,觉得做义工不够,心老是向外攀缘,心中没有道法,有点空虚,开始学佛法,心慢慢往内收,喜欢寂静。
后来,喜欢寂静还不够,觉得应该跟众生分享我的寂静,开始发大悲心。
所以一开始的发心,很少人一步到位的。
都是慢慢地成长,慢慢地学习,慢慢地修正自己的愿力,这个是正常的。
这就是佛陀为什么要开出五乘,既然佛陀您老人家的佛道是最圆满的,您应该“正首舍方便,但说无上道”。
这是不可以的!
这样子的话,会失去很多众生学佛的因缘。
应该先满足他现在的需求,时间到了,智慧够了,自己会乖乖地走上这条道路。
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一开始要施设方便,因为众生的成长过程不同,心中有初期的妄想,先满足他的妄想,等到他觉得够了,自己会从妄想走出来的。
为什么?
因为佛陀对他的教法有信心。
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?
往下看就知道了,佛陀他非常有把握的。
再看开权显实,看第二段。
又云:“ 声闻若菩萨,闻我所说法,乃至于一偈,皆成佛无疑。
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
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。”
有人就问佛陀说,您老人家施设了方便,万一他走不回来怎么办呢?
你要他修五戒十善生天,万一他从人天乘里面不回头,怎么办呢?
不可能!
佛陀说,一切的声闻,若菩萨若凡夫,闻我所说法,乃至于一偈,皆成佛无疑。
这个很关键!
只要肯听佛陀的教法,这个法的力量进去以后,虽然暂时带你到人天,但这个法的力量没有消失掉,它会不断地引导你。
比方说,一个佛弟子他有学习佛法,一个外道的行者他没有修习佛法,两个同时做人天的善法,两个人同时生天。
暂时看两个没什么差别,学佛也没有比较高明。
但是,外道的善法一消失掉,他什么都没有了。
学佛人到了天上以后享受快乐,福报享尽以后又来到人世间。
曾经学过佛法的人,学过一句偈(一句偈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,能够表达义理的文);曾经悟过一个佛法空性的道理或者中道的道理,这个人就不一样了。
法会引导他亲近三宝,学习佛法,不断突破。
很自然的他听到炉香赞就会感动;听到有人讲经,就会走进去听。
为什么?
因为他曾经听过佛陀的法,法跟法之间会互相吸引。
这就是佛陀凭什么敢施设方便;因为他知道,总有一天你会回家的。
只要把我的法听进去,虽然你暂时有一些需求,跑到人天享受快乐,跑到二乘去享受寂静。
没关系,佛陀有把握,“闻我所说法,乃至于一偈,皆成佛无疑。”
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己。
因为法的力量不会让你永远停留在那个位子的。
“法性量等虚空,众生发心自小”,佛陀的教法其实每一句话都足够让你成佛,是你的发心太小了,所以只开显它一部分的功德。
但是法的力量不会因此而丧失,它会陪着你,引导你不断地进步,这就是法力不可思议。
为什么呢?
因为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。”
其实从佛的角度,没有人天乘、二乘,只有成佛之道,只有一条路,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乘当中稍作休息而己。
为什么有二乘、三乘呢?
这是佛陀一时的方便,以暂时的假名字,用人天乘的名字,用二乘的名字,暂时满足众生的需求。
《法华经》举一个例子,说明什么叫作开权显实。
他说,有一个很贫穷的农村,大家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。
一个有智慧的大商主说:诸位!
我们不能继续在这边待下去,再待下去,我们代代子孙都身受贫穷。
村民说:那怎么办呢?
他说:我带你们到一个非常富裕的地方去,叫宝所。
里面有很多的珍宝,很多可爱的境界,享受无穷的快乐。
村民有点怀疑:会有这个地方吗?
他说:我刚从那个地方回来。
大家说:那好吧,就把东西整理一下,带了简单的行装就跟着大商主前进了。
走了三百由旬,历经艰险,经过种种的磨难,还没走到。
大家己经累了,就说,商主啊,我们没法走下去了,干脆回去算了,日子虽觉得难过,就过吧,我们没有体力了。
走了三百由旬就想要退转了。
商主说:咱们不要回去,前面就有一个休息站,大家休息一下,有吃有喝的,好不好?
欸,那好啊!
就去休息了。
休息够以后,大家自然会要求商主说:我们现在体力有了,心情改变了,是不是再往前走?
他说:好啊!
大家就跟着商主继续把两百由旬走完,最后走了五百由旬。
《法华经》中佛陀讲了很多故事、譬喻,是要说明,一个生死凡夫要他发菩提心,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,这句话他讲不出来。
那没关系,现在先别考虑众生,先考虑自己离苦得乐,先用快乐来引导他。
你现在修五戒十善,能够建立一个来生的快乐。
欸,他做得到,先把自己顾好吧。
所以佛陀是“但以假名字”。
佛陀在成佛之道中,施设了很多的休息站,只要你追寻佛陀,不会永远在休息站的,没有一个人会如此。
你看《法华经》后面讲的,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待下去的。
事实上没有真正的阿罗汉。
佛陀敢讲空性让你入涅槃,就有办法把你带出来,要不然后遗症不是太大了吗?
佛陀今天讲无常的道理,暂时让你入涅槃,但是无常的道理也会把你带出来。
因为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。”
佛陀的法门,这个车乘,只有一个终点站叫做“佛道”。
所以阿罗汉到末端时,他坐不住了。
法华会上,舍利弗尊者、目犍连尊者,他们本来好乐空性,到了法华会上大家都坐不住啦,觉得好像应该做点什么事情才对。
佛陀说,欸,机会到了,该讲《法华经》了,该把他的善根启动起来了。
所以佛陀在讲法时,会掩盖他究竟的目标,把这个法一时的方便先显现出来。
但事实上,十方诸佛说的法,只有一个目标叫做“成佛”。
这种概念对我们是很重要的。
就是说,在读《法华经》之前,我们认为法力不可思议。
“你修的是五戒十善,就是人天种性”——从法门来判定一个人的种性,这个方法是错的。
到了佛陀开权显实以后,心是真实的。
就是说你发了菩提心,你在这边扫地,就是佛道的资粮;你发了菩提心,布施一个善法,也是佛道的资粮。
心力来带动法力了。
在《法华经》之前,佛陀并没有明显地说明出来,只说心能够带动法。
我们以前会认为,法会影响到我们的心。
但是开权显实以后我们才知道,其实法门是善巧的。
当建立了大乘圆顿的菩提心、空正见时,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。
但是你可以从现在的需求,选择善巧方便,但是不失其究竟的目标。
这个是《法华经》成佛的因地。
要能够掌握善巧,又能够掌握究竟的目标,是成佛最快速的方法。
这是佛陀讲到因地。
(二) 开迹显本 —— 示如来本迹之广远我们再看,《法华经》对果地的功德,佛陀讲到什么是佛。
当我们透过权实二法的操作,成佛以后,那什么是佛呢?
我们来看看迹本二门,开迹显本。
迹就是佛陀一期的示现,所谓八相成道,他的出家、成佛、转法轮、入涅槃;本,就是他久远成来的法身,报身。
来看看什么叫开迹显本。
看经文。
《法华经》云:“ 自我得佛来,所经诸劫数,无量百千万,亿载阿僧祇 ,常说法教化,无数亿众生,令入于佛道。
尔来无量劫,为度众生故,方便现涅槃,而实不灭度,常住此说法。
我常住于此,以诸神通力,令颠倒众生,虽近而不见。”
佛陀在《法华经》前面的十西品讲到,法力不可思议。
我们掌握权法实法以后,到了后面的十西品,讲到佛的功德不可思议。
要了解佛的功德,就要掌握佛陀一期的示现,跟他法身报身的本门。
说我成佛以来,经过无量劫的时间,“无量百千万,亿载阿僧祇”这么长的时间,而且这么多时间,我从来都没有离开众生,一首陪伴着凡夫众生,“常说法教化,无数亿众生,令入于佛道。”
智者大师入法华三昧以后,在传记上说,他又回到灵山会上听佛陀说法,所以他肯定佛陀没有灭度,是我们看不到而己。
“尔来无量劫,为度众生故,方便现涅槃,而实不灭度,常住此说法。”
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入灭呢?
在《法华经》上说,佛陀长久住世,众生心生高慢,不生渴仰,所以佛陀必须暂时地显现离开,这时弟子们知道渴仰了,佛陀再重新出世。
所以“我常住于此,以诸神通力,令颠倒众生,虽近而不见。”
这个地方很重要一个概念,就是“法身常住”的概念。
《法华经》要释放的果地,就是法身常住。
在《法华经》之前佛陀对自己的身世并没有明显交代,所以诸弟子在《法华经》之前对佛陀的认识:喔,您老人家在迦毗罗卫国出生,出生以后厌世无常就出家,出家以后成道,成道后转法轮就入涅槃。
您老人家一生就这么回事,然后就永远消失,灰身泯智了。
在法华会之前,佛陀并没有明显地说明他老人家法身常住、永远陪伴众生的概念。
这个概念对净土宗非常重要!
阿弥陀佛在哪里?
深信诸佛皆充满,你每一句佛号都是在诠释阿弥陀佛。
其实小乘佛法里面,从秘密义里面有法身常住的概念,比方说在〈舍利弗品〉,讲到舍利弗入灭以后,阿难尊者因为跟舍利弗交情很好,哭得非常伤心,办完舍利弗的丧事以后他很沮丧。
佛陀就过来安慰他说,阿难啊!
你看舍利弗尊者灭度了,他的色身消逝了,你认为他的戒身、定身、慧身、解脱身、解脱知见身,他的五分法身灭度了吗?
有消逝吗?
阿难尊者说:否也,世尊!
佛陀说:如是,如是。
就是说,灰身泯智是一个空话,阿罗汉只有灰身没有泯智。
他的一念的心、修行的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,五分法身还是在的,他是到十方诸佛继续地修学。
这种法身常住的概念,使我们对佛陀有更深层的认识了。
原来佛陀是随时存在的,关键是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。
《法华经》的这个思想对净土宗影响深远。
为什么我们念一句佛号能够启动西十八愿?
佛号是中间的桥梁,一个很好的桥梁。
但是更重要的是,佛陀的西十八愿并没有消失。
佛陀的色身消失了,但是佛陀所发的愿,他成就了圆满的西十八种功德,这西十八种能量是随时存在的。
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,你就能够跟他产生接触。
在《法华经》明显讲到佛德的常住。
所以整个《法华经》讲到因地的修学跟果地的功德。
做一个总结。
按照智者大师的说法,三世诸佛出世,有些人讲《金刚经》,有些人讲《楞严经》,有些经有讲,有些经没有讲,有可能!
但是《法华经》一定要讲的,没有例外!
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因为不讲《法华经》,就不能够把前面的教法做一个完整的交代。
就是说佛陀您前面讲那么多话,到底哪些是方便,哪些是您的真实话?
哪些是您为了满足众生的需求而说的一时方便,哪些是您真正想告诉我们的,我们没办法判断。
因为佛陀讲的话有些是互相矛盾的。
佛陀有时候叫我们生天,努力修五戒十善,生天吧;但是佛陀在其他经典,诃责天界的果报是有过失的,“以有烦恼故,有诸罪业故,有老病死故,非实安乐住。”
说天上的快乐,会刺激你的烦恼,带动你的罪业,让生死轮回更加地加重。
在天界享受快乐,回来以后,留下太多的习气,留下太多后遗症。
这不是矛盾吗?
您一开始引导我五戒十善叫我生天,结果生天以后,您又说生天不好。
你不能怪佛陀啊!
你不知道佛陀什么是善巧,什么是究竟。
所以三世诸佛一定要讲《法华经》,才能够让我们判断:喔,这句话是佛陀一时的方便;这个是佛陀的真实义,然后对佛陀法身常住的概念产生定解。
也就是说,我们从整个天台的判教,从基本的一心三观的思想,最后跟《法华经》的结合,成立整个五时八教,成功地把佛陀的一代时教做一个很有条理的整合,让末世众生,虽然不能广学一切法门,但至少找到这个法门,知道佛法有一定的规矩跟章法。
好,我们今天就先上到这儿。
向下文长,付在来日。
回向!

小说《天台教观纲宗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继续阅读